市社会福利中心:“盛夏逐光与爱‘童’行”暑期夏令营精彩回顾
来源 :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 时间:2025-09-01 10:21 浏览量:
 

深入贯彻落实民政部门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的工作部署,市社会福利中心结合在院儿童暑期成长和发展实际,于77日至822,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为期七周的盛夏逐光 与爱‘童’行”主题暑期夏令营活动

本次活动坚持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依据其年龄结构、身心发展特点及个体背景实施精准服务,围绕红色传承、心理关爱、成长赋能、生活教育、安全自护与体能运动六大核心模块,系统设计,有序实施,进一步拓展在院儿童假期生活的广度与深度,助力其全面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

中心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组织开展沉浸式红色主题教育,着力夯实在院儿童爱国主义思想根基。通过组织孩子们参观清源山国防教育馆、探索镜山防空洞遗址,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引导他们在具身体验与影像感染中感知历史脉络、体悟家国情怀,有效强化了红色文化的浸润效果和价值引领。

这些活动打破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抽象模式,将其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历史记忆与深切的情感共鸣。如今,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植于孩子们的心田,未来必将滋养其精神成长,指引他们自觉锤炼为胸怀家国、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关注心理健康 守护阳光心灵

孤弃儿童如风雨中待护的幼苗,亟需专业的心灵滋养。为此,中心充分整合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针对低龄儿童与青少年的不同心理发展特点及需求,分类施策提供精准化的心理关爱服务。

低龄儿童在趣味游戏中认知自我、接纳自我;青少年在自我提升活动中学会情绪管理,更在交流探讨中锚定人生初目标。娇娇(化名)的转变尤为惊喜:从最初抵触参与,到逐渐放下防备,最终敞开心扉主动分享。“我最喜欢‘穿越火线’游戏,帮组员顺利过关时特别开心!简短的分享,不仅是她个人进步的生动注脚,更印证了这份专业引导+温暖陪伴的双重心理关爱能够助力孤弃儿童提升自信心情感表达,逐步建立健康心态,在成长路上向阳而行。

聚焦成长赋能,激发多元潜能

中心积极联动高校大学生、爱心志愿者开设创意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创造课程,让孩子们在色彩挥洒指尖造物中释放想象力与创造力。

此外,中心工作人员以趣味科学实验为载体,为孩子们搭建探索世界的平台“神奇的伯努利原理”实验里,孩子们从看到乒乓球悬浮的震惊,到洞悉原理后的豁然开朗,实现“现象感知”到“规律认知”的跨越;“降落伞水火箭”活动中,大家分工协作、动手实践,火箭升空时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是团队力量与探索乐趣的生动交融。这些科学活动不仅让知识变得可感可触,更激发孩子们对未知学习与探索的热情

重视生活教育,培育独立能力

为切实提升儿童青少年的独立生活能力与社会适应力,中心积极联合石狮五洲整理收纳志愿者团队,共同组织开展了生活技能培训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个人卫生管理、衣物清洗、内务整理、基础烹饪等实用技能,并融入少儿财商教育模块。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引导儿童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技能要点,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理财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开展流动红旗文明宿舍评比活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小玲(化名)的蜕变尤为典型邋遢不爱整洁的她,将内务整理知识学以致用,不仅把个人宿舍打理得干净有序,担任宿舍长期间更主动带动同伴维护卫生,蝉联三期“优秀宿舍长”。在争创“文明”的过程中,逐步强化孩子们“我的宿舍我负责”的责任意识,潜移默化中养成整理归纳、讲究卫生、互助包容的良好生活习惯,让集体生活成为促进自我管理、实现共同成长的生动课堂。

筑牢安全防线,提升自护本领

中心紧扣日常安全关键环节,以“知识传授与实践演练深度融合”为核心策略,着力为儿童构筑坚实的安全防护网。依托社工与教师的协同配合,系统设计涵盖假期安全、食品安全与性教育三大主题的互动课程,运用动画演示、案例剖析、互动问答及角色扮演等形式,实现寓教于乐、融学于趣。此外,中心还组织儿童赴泉州市青少年社会保护中心开展实地教学,通过参观见学、法治宣讲与沉浸式情景体验,使法治意识于潜移默化中深植于心,进一步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与法治素养

强化体能锻炼,塑造健康体魄

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更专业的运动指导,中心联动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打造多样化的体能运动场景

从规范热身到障碍拍球、接力跑等项目,高校志愿者的专业指导不仅帮助孩子们增强体质,更让坚持的品格与快乐的心态在运动中扎根。当孩子们主动表达太好玩了,明天还想练”的期待时,这份运动体验已超越体能提升本身,成为滋养孩子们身心成长、注入全面发展蓬勃活力的重要力量。

此次夏令营活动既是一次充满温暖的暑期守护,更是市社会福利中心践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服务理念的鲜活实践。未来,中心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持续汇聚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深化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精准对接儿童成长发展需求,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构建更加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的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