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五举措助推慈善事业发展
来源 :晋江市民政局
时间:2021-03-29 09:33
浏览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近年来,晋江市按照“政府引导,乡贤主导,各方配合,全民动员”的慈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区域慈善发展模式,健全慈善组织网络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慈善事业社会化发展的“晋江样本”。
一、高位推动,融入城市发展整体战略
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慈善事业发展领导机构,制定出台《鼓励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奖励办法》等多项引领性政策文件,成立全国首家县级慈善总会。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每年的12月18日为“晋江慈善日”,持续开展慈善主题宣传、褒扬表彰慈善突出贡献先进单位及个人等慈善活动,创建“中国爱心城市”,承办第二届中国爱心城市大会,大力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先后荣膺“中国爱心城市”“七星级慈善城市”“中国十大慈善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统筹布局,不断壮大发展慈善队伍
开展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壮大慈善组织队伍,充分发挥地方名企多的优势,不断挖掘慈善潜力,建立定向捐赠、冠名基金、留本捐息等多元化善款筹募机制。截至2021年3月,全市登记成立慈善、教育公益组织174家,(其中:市级13家,镇级13家,村级123家,基金会25家,认定慈善组织31家。)逐渐形成市慈善总会、镇级慈善协会(教育促进会)、村级爱心慈善援助站(学校发展促进会)、企业基金会“四位一体”的社会慈善组织网络。
三、扶危济困,精心打造慈善品牌工程
全市慈善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学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大战略任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突发事件中作出重要贡献。其中,晋江市慈善总会持续推动实施解困、助孤、助学、助行、助听、复明等15项慈善救助工程,累计投入慈善资金22.02亿元,解决5.4万名群众的生活、就医、就学、住房等难题,并大力支持发展老年福利、教育、文化以及卫生等慈善公益事业。
四、移风易俗,引领公益慈善新风气
出台《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方案》和《领导干部出席慈善捐赠仪式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将构建良风美俗与弘扬慈善精神结合起来,向全社会发出“简办俗事,多行善事”、“最炫公益、不炫嫁妆”等倡议,鼓励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带头移风易俗,全市397个村(社区)制定移风易俗的村规民约,将婚丧嫁娶中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助贫、助学等慈善公益活动或设立专项慈善基金,引导公益慈善的新风气,历年累计收到移风易俗倡议响应者捐资达16.21亿元。
五、共建共治,推动慈善融入社会治理创新
围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为抓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政策奖补等方式,积极推动慈善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大力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专业人才、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近年来,累计投入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经费1.06亿元,重点围绕社区居民、流动人口、农村留守人员、老年人和社会救助群体开展社区服务,打造了“四帮四扶”、“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三社联动”等一系列品牌服务项目,受益人数超10万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民政部网站群
省市(县)民政系统网站
其他链接
网站标识码:3505000013闽ICP备09027918号-3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44号
电话0595-22500612传真0595-22500618
版权所有©:泉州市民政局办公地点: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D栋5楼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