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0349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0-08-04 11:14 浏览量:

林栋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精准化、精细化社区服务的建议》由我单位会同市委组织部、文明办,市数字办、人社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出发,促进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向社区覆盖,推动健全面向全体居民的机构健全、设施完备、主体多元、供给充分、群众满意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

一、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

一是印发《泉州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泉州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泉社办〔20181号),明确社区服务站主要职能和建设规范,为居民提供项目齐全、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社区公共服务。截至2019年底,我市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89.8%,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开展15个市级社区服务站建设,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二是印发《泉州市民政局贯彻落实泉州市强基促稳三年行动2020年实施方案》(泉民办〔20207号),通过实施社区社会组织提质增能专项行动,坚持培育扶持和规范管理相结合,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着力打造一批自身建设规范、综合服务能力强、具有示范效应的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力争到2020年底,每个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每个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5个社区社会组织,每个乡镇(街道)拥有2个以上具有品牌辨识度和社会知晓度的社区社会组织或公益服务项目。三是市民政局通过开展共建共享新型示范社区试点、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三社联动项目等,引导城乡社区群团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广泛汇集社会资源,推动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二、加强社区信息平台建设

一是按照省上信息化项目只减不增,新增一个就要整合一个的要求,市数字办将对外服务以小程序的方式整合至泉服务泉服务小程序目前已上线服务事项37项,其中刚需服务事项7项。后续相关部门可通过采用小程序的方式入驻闽政通APP泉服务对公众提供服务。二是加快社区信息化平台五个一建设(即建设一个电子信息显示屏、一个社区网站、一个短信群发平台、一个社区服务热线,一个社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推进各类信息的智能化推送和共享应用,推动服务实体窗口与一体化行政审批系统平台无缝对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市民政局指导社区充分运用建行智慧社区管理平台APP,做好社区疫情防控数据整合汇总与动态更新管理,提高社区治理数字化水平,减轻社区工作强度。丰泽区依托智慧丰泽I丰泽两个平台,推出社区电子通行证,实现免接触式排查社区出入人员。通过智慧社区系统计算人员的运行轨迹,迅速锁定病毒感染源头和传播途径,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防范。三是市委文明办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目前注册志愿者达1319099人,注册团队7891个,发布项目77034个,累计服务时长25887644.0小时。依托系统APP和小程序,可查看、添加附近志愿项目、志愿团体、志愿者,实现志愿者和需要志愿服务的市民无缝对接。

三、配强社区服务人才队伍

一是出台《<泉州市加强村(居)社区专职工作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泉委改〔20195号),在设岗定责、待遇保障、激励机制、工作保障等4方面提出13项具体措施,推动社区工作队伍职业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和省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2009年以来已有262名大学生通过参加省高校毕业服务社区计划到安溪、永春、德化从事社区服务,为社区治理注入新的活力,2020年将继续招募30名高校毕业生服务安溪、永春、德化的城市社区;全市于2018年底统一公开招聘514名城市基层党建专职工作者,充实到各个街道、社区党组织,为社区抓治理、抓服务提供坚强队伍保障。二是全面推行双报到”“三清单服务制度,引导各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街道社区签订共建协议,推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3.4万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所居住小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分类组建志愿服务队伍600多支,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创新基层自治形式,引导专业人才向基层服务领域流动,丰泽区依托90多个民情疏解驿站、物业纠纷调委会、社区评理室、社区法律诊所、夕阳红调解室等专业服务工作室,吸纳党员、律师、民警、司法调解员、社会乡贤、离退休老干部等作为网格信息员、调解员,先后对症化解群众反映的急难愁问题1000余件。三是印发实施《关于加强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泉委文明办〔20137号)、《关于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泉文明委〔201411号),全市社区均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驿站,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阵地;2016-2020连续5个年度泉州市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均明确提出司法、文广新、体育、科技、卫生、红十字会、教育、残联、老龄办、文联等部门,立足工作职能,发挥特长专业,坚持每季度到社区开展1次以上志愿服务活动。依托道德讲堂、党校、社区等,采用线上”“线下等方式,建立志愿服务培训基地。统筹抓好党政机关、高校、文明单位三大主体志愿服务宣讲培训,先后组织6000多名志愿者参加各类培训。提倡从事心理疏导、应急救援等专业性人员、单位面向公众常态化开设培训,提升专业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共泉州市委办公室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一定五化社区治理机制的指导意见》(泉委办发〔201625号)、《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泉委发〔20182号)等文件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指导各城乡社区严格按照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城市社区服务站建设标准》(建标167-2014)和福建省地方标准《社区服务站一站式服务规范》(DB35/T 1324-2013)要求建设社区服务站,为开展社区服务提供硬件支持;二是全面推行党员街巷长制”“党员楼长制,引导街道社区干部、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骨干下沉街巷、楼栋一线发挥作用,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三是加强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城市党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岗位等级序列及配套薪酬制度,构建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者为主体的社区工作队伍管理体系。四是针对社区服务存在社区居民养老、社区应急救援等相关问题,积极引导相关专业志愿团队面向社区开展专业培训,提高社区服务人才专业化水平,努力构建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城乡社区服务新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