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0350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0-08-04 15:58 浏览量:

林栋梁委员:

你提出的《大力发展我市智慧养老事业的若干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背景描述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本地户籍老年人口111.9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4.6%80岁以上老年人口1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4 %

随着人口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的发展,老年人对足不出户或在社区就能享受到日间照料、膳食供应、理疗保健、娱乐休闲等多元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早在国务院和民政部鼓励居家社区养老之前,我市已经开展了相关的探索,201410月,经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充分调研,市级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性信息化平台——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成立。经过几年推动,政府购买、市场运作的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逐步在全市推行,可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社区,致力于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二、主要做法

(一)搭建信息化平台,夯实养老服务基础。2014年起,我市从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着手,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市场运作的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促进居家养老服务逐步向社会化、信息化、市场化、品牌化经营转变。成立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并不断拓宽服务覆盖面,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定期访问、手机通话、实体援助等多方面的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目前,平台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所有城市社区(晋江市为青鸟三盛服务平台),政府为每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月购买20元的信息服务费。同时,购买第三方机构对信息化服务供给进行评估,督促服务平台规范、高效地提供养老服务。成立近五年来,该服务已覆盖全市近8万名老年人,968962服务平台呼入量突破62万次,平台主动呼出关爱老人80万余次,出动紧急救援595次,52次成功救助陷于危难的老人。

(二)开发智能化产品,提升养老服务效率。在配置一键呼救手机的基础上,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引进部分智能老人终端和智能腕表,并以此为纽带,实现老年人健康数据实时采集与监护。2019年,中心专为老人研发定制一款智能定位利器--TA定位器,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特别是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可以实现六重定位、电子围栏、轨迹查询、双向通话、一键呼救、蓝牙防丢等功能。老年人长按找TA定位器SOS5秒,即激活一键求救功能,将通过电话、提醒短信、手机客户端报警等方式提醒设备通讯录中的求助家人和对象。

(三)整合多样化资源,延伸养老服务内涵。五年来,市民政局积极探索,注重多方资源整合,引导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将居家养老服务从线上延伸到线下,通过进入村(居)、社区驻点,成立实体服务站,承接运营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项目等措施,全方位、多渠道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关爱、送餐、家政、医疗等服务。同时,通过整合医疗、保险、商超、理发、老年人健康保健等各种类型的加盟商,在全市范围形成专业化、规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圈,目前中心已建成20个实体服务站,加盟550家企事业单位,真正打造为老服务、家庭生活服务、民生商品配送服务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的门对门居家生活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四)建立专业化队伍,规范养老服务质量。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以员工制的方式组建含家政、应急救援、话务、业务的服务队伍,目前共设立呼叫坐席20个,自建智慧养老服务队伍1支,配备各工种服务人员162人(初级养老护理员27名,中级养老护理员3名)。紧急救援队伍实现网格化布局,在全社会招募紧急救援人员、志愿者,培训救急技能,目前自有紧急救援人员304人(均持有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证书或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颁发的初级急救证书),另有1018名紧急救援协助员遍布在各服务社区,以非员工制方式加入服务队伍中,以保障紧急救援机制运行顺畅,为老年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三、取得成效

(一)促进了养老理念的转变。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推动,泉州市养老服务以禾康为标杆,不断探索创新,有效引导社会养老理念的积极转变:各级各界对居家养老服务从不了解、不支持,逐步转向理解支持;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从不信任、不接受逐步转变为主动预约、热情接受、送锦旗,更有3547户非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向禾康自费购买养老服务;养老服务队伍从难招人、人难留变成热门行业,相应的养老服务培训机构和养老服务队伍也迅速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缓解了空巢老人的生存危机。以往时有发生空巢老人在家去世多日后才被发现的情况,自从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在泉州市落地之后,所服务的老人无一例上述状况发生。中心自成立以来,成功救助老人47例。安溪空巢老人曾淑英常年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屡次因血糖过低而晕厥,中心先后紧急救援10次,挽救老人于危急之中,经媒体报道后更是引起社会各界对关注空巢老人生活困境,缓解空巢老人生存危机的积极讨论。

(三)填补了居家养老服务的部分空白。以往的居家养老,以家政服务为主,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打扫、整理等服务。禾康中心成立之后,通过自建、整合、培训等途径,建立了成熟的服务队伍,既实现了精准化供给又弥补了上门理发、修脚、洗澡、陪同就医等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空白,目前上门提供各种服务近30万次,接受服务的老人普遍非常满意。

(四)推动了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通过政府的有力推动,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不到两年时间,即覆盖了全市11个县(市、区),2016年曾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养老服务工作会上推广介绍,2018年成为中宣部组织的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泉州唯一受访的养老服务企业,向国内30多家主流媒体介绍居家养老的先进经验作法。而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的可复制性,吸引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既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源,也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对丰富服务内容、改善服务质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推动智慧养老“互联网+”应用。大数据理念下的互联网+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有助于解决传统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于信息不通畅导致的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养老服务资源整合程度低的问题。构建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一是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横向及纵向的基础数据库系统;二是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信息系统;三是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操作系统和软件开发系统。通过建设整个城市乃至地区以养老数据平台为中集成多个养老应用平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对接目前存在的公共服务平台如110120119等平合进,组建数据实时交汇的网络,实现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信息通道。为政府决策机构提供数据统计分析,为制定各种决策给予数据支撑。为养老机构提供高效便捷的管理应用平台,为居家养老提供强大的服务。

(二)加快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和更新老人的各项需求,从而为资源调配和精准地提供各项养老服务,实现可以跨地区调配养老资源。通过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1S)、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利用现有跨系统的信息化资源,通过整合分析老年人的需求,为其整合分散的社会服务,医疗服务资源应用于老年人身上,为其提供服务。实现线上管理与线下服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模式的综合服务创新。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卫健部门拟出台《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将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分别入卫生健康和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务人员进修轮训机制,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引导职业院校的护理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等组织医疗机构开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201912月民政部门出台了养老护理岗位工作人员奖补办法,为我市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较好的政策保障。鼓励各地探索基于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典型经验。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共计培训养老从业人员2094人次。未来三年拟组织3000人次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进一步扩大养老护理员队伍,提升养老护理员的整体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泉州市民政局拟举办泉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

(四)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医保部门积极将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政策向老年人倾斜,并先行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工作。20191115日我市申报国家级长护险试点城市。但由于全省试点城市仅一个名额,省医保局首批确定为福州市,我市暂未列入。目前晋江市已制定长护险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石狮市已将长护险列入今年度的为民办实事项目。鼓励更多的县(市、区)开展试点,保障失能、半失能、高龄老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安宁疗护等长期照护服务。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试点。

(五)推动各类福利补贴政策落实。一是在全省率先推行特困失能老人补贴政策。2013年起,率先在全省将特困且重度失能老人提供每人每月300元政府购买服务护理补贴列入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面向低保、失独家庭中重度失能老人发放补贴已列入常态化工作,每年近2300名老人受益。二是做好特困老人的兜底保障工作。截至201912月,全市城乡特困人员共5602人,其中集中供养1035人,分散供养4567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逐年提高,目前每人每月最低870元、最高1752元。三是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保障工作。根据2019年的统计,留守老年人为4663人,其中自我照顾的4214人,他人照顾的392人,无人照顾的57人。我局先后制定《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泉州市民政局关于加快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和定期探访制度的通知》,基本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基本制度。四是政府为7+1类老年人购买基础信息服务。项目内容以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农村留守老人中的老年人和 8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基数,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20元的标准,引进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居家养老基础信息服务。五是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组织各地及时上报和下达一次性建设补贴、床位运营补贴和护理型床位补贴,用于扶持养老机构发展。其中,民办养老机构非护理床位运营补贴,给子每床位每年不低于2000元床位运营补贴,护理床位运营补贴,给子每床位每年不低于2400元床位运营补贴。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床位运营补贴,给予每床位每年不低于1200元床位运营补贴。2019年共1家民办养老机构得到省级一次性开办补助30万,共有41家民办养老机构得到省级补助130.5万元;共有5家民办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得到省级护理补贴3.37万元。下一步扎实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多方位综合服务,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